热点话题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MKR视野 > 热点话题

2023年全球危机与企业韧性调研- 中国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14 11:24:00 人次浏览

重塑企业韧性,焕发蓬勃生机

——2023年全球危机与企业韧性调研- 中国报告

前  言

第一部分:挑战重重,未雨绸缪

第二部分:为未来保驾护航

第三部分:企业的投资去往何方?

第四部分:结语-如何打赢持久战



导    语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浪和不确定性。在过去的两年里,高达96%的全球受访企业遭遇了各种干扰,而2019年则只有69%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在此前的五年间经历了干扰事件。尽管新冠疫情引发商业格局剧变,但它并非是导致干扰激增的唯一根源——91%的全球企业表示还经历了至少一次疫情以外的其他类型干扰。

中国企业正在此风高浪急的时代中奋楫航行。96%的受访中国内地企业和98%的受访中国香港企业表示在过去两年里遭遇了干扰。和全球同行一样,中国企业在过去的三年中加速转型以抵御风险挑战。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国内企业充满信心并期待经济复苏。同时,中国商业领袖也发现,包括气候变化、全球供应链危机、地缘政治紧张和网络安全在内的宏观因素为风云变幻的商业环境更添复杂。

为了经受住外部大趋势和内部业务转型带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国商业领袖需要积极地预测并应对干扰,这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韧性已经成为企业界的一个战略关键点。韧性通常被比作企业的免疫系统,它不仅关乎渡过危机并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还涉及成功抵御频发的干扰事件的能力。2023年全球危机与企业韧性调研揭示了企业如何利用其资源、精力和投资建立韧性,打赢持久战,焕发蓬勃生机。

2023年全球危机与企业韧性调研汇集了1,812名来自不同部门和团队的专业人士的看法,涉及信息技术、财务、业务连续性和风险管理等专业背景。中国报告体现了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165名专业人士的观点,其中53%代表私营企业,39%代表上市公司,7%代表政府机构。从行业来看,36%来自制造业和汽车行业,20%来自金融服务业,12%来自消费市场,11%来自科技、媒体和通信业,8%来自医疗健康业,6%来自能源业,6%来自政府及公共服务业。在本报告中,有关“中国”的描述皆包含中国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数据。如果两者的调研结果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显著差异,则将结果分别列示。


第一部分 挑战重重,未雨绸缪

       一、挑战重重,亟需有效的应对方案

      干扰事件的危害不容小觑。90%的中国香港受访者(中国内地:76%;全球:76%)表示,他们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危机对运营产生了中度到高度的影响,并对关键的业务流程和服务造成了破坏。

图一 您最担心贵公司在未来两年可能面临或继续面临哪些类型的干扰性事件(如有)? 
 

      为了减轻风险,企业必须预判干扰事件,并不断更新威胁清单,为完备的应对方案铺平道路。随着消费回暖,中国经济在2023年实现良好开局。疫情之外,中国内地企业在未来两年最担忧的问题关乎市场和运营,即竞争/市场冲击,这也是中国香 港企业担忧的第三大问题。此外,中国内地的专业人士还关注与供应链、气候变化和金融流动性相关的潜在干扰事件。而中国香港专业人士最关心的则是地缘政治紧张和员工留存。与中国受访对象所忧虑的问题截然不同,最令全球受访者担忧的问题则是网络攻击。根据2023年普华永道全球数字信任洞察调研一中国报告,86%的中国高管(全球:79%)表示,他们已经提高了运营技术的安全性。


      二、韧性不仅是当前所需,也对未来举足轻重

      若缺乏全面的韧性计划,企业就会将自己暴露于重重威胁之中。这一问题亟待解决。好消息是,更高比例的中国内地企业意识到了韧性的重要性。平均而言,在中国内地,企业韧性计划已经存在的时间比全球同行更长。我们的调研还发现,与全球同行相比,中国的专业人员在韧性领域的参与度更高。

      与此同时,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在全球韧性计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分别有51%和42%的全球受访者表示,其企业韧性路径包含此二者(危机管理:中国内地52%,中国香港43%;应急管理:中国内地59%,中国香港53%)。

图二 与贵公司的其他企业/战略优先事项相比,贵公司韧性的重要性如何?


图三:贵公司的企业韧性方案包含哪些韧性能力?

       中国商业领袖已经认识到,韧性是一种核心竞争优势。考虑到过去几年内干扰事件对中国商业环境的影响,这种认知也在意料之中。超过九成的中国专业人士(中国内地:95%;中国香港:94%)表示,韧性是他们核心的企业战略重点之一,这高于全球89%的水平。由此可见,中国专业人士对其企业应对各种干扰的能力充满信心,尤其是在人力资本相关领域。

图四  鉴于贵公司当前的韧性能力,您对公司成功驾驭这些干扰性事件的能力有多大的信心?

 



第二部分  为未来保驾护航

      一、一体化韧性方案至关重要

      对企业而言,单打独斗已不再可行。在这个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世界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一些共性。如果不采用多层级的韧性方案,就很难降低风险。因此,企业正转向一种综合的一体化韧性方案:围绕业务优先事项,集中管理协调多种韧性能力,并将该计划融入其运营和企业文化中

图五  贵公司韧性方案的整合度如何?


一体化整合方案的优势显而易见。调研显示,那些采用了一体化韧性计划的企业在运营韧性的诸多核心要素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从而更有利于管理风险并提升效率。

在那些韧性计划整合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多的受访者只采用了临时应对措施(如有),尤其是在确定战略意义重大的服务、业务影响分析(BIA)流程和计划的方针或文件等基本要素方面。

与此同时,企业担忧的问题与韧性计划之间存在着脱节。虽然受访者对于未来风险和韧性忧心忡忡,却并没有进行足够的投资以应对。在中国香港,这种差距尤为明显。


二、在危机常态中实现繁荣,需要公司领导勇担重任、团队提升技能

韧性方案的成功离不开全公司从初级员工到CEO和董事会每个人的努力。要想给该计划制定一个富有成效且高瞻远瞩的战略,强有力的领导至关重要。企业正在问责制、责任制和技能提升等方面持续改进,从而强化领导力,为未来保驾护航。

图六  在贵公司的高管中,谁主要负责企业韧性方案


大多数中国企业的韧性方案都得到了高管的支持,然而,许多企业没有设置专门岗位为韧性方案牵头。96%的中国企业的韧性计划由高级管理层领导,这一比例高于全球同行的93%。同时,更高比例的中国企业的韧性计划是由CEO牵头的。尽管韧性计划至关重要,然而仅有6%的中国香港企业(中国内地:13%;全球:10%)任命了首席韧性官来领导这一项目。

图七  谈到公司未来的韧性,以下哪些领域是贵公司的三大优先事项

建立一个拥有合适技能的团队是增强企业免疫力的关键。超过四分之一的中国专业人士表示,建立韧性计划的障碍之一是专业知识的局限。针对这个问题,企业正致力于培训和职业发展。为了铸造面向未来的韧性,超过60%的中国企业将提升未来领导人的技能作为公司的三大重点之一。


三、建立运营韧性是未来趋势

除了领导力,技术对于制定韧性策略和计划也至关重要。在数字时代,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力,助力决策,并增强整体安全性。企业正利用技术来了解自身风险和韧性状况的全貌。通过技术工具将整个市场的数据汇集起来,可以提供一个整合的、以洞察力为导向的统一数据来源,以反映真实情况,并在危机发生时可灵活应对。超过半数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未来最关注的领域之一是其韧性方案的技术赋能。

随着企业对于一体化韧性方案需求的日益增长,它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运营韧性(OpRes)方法的核心原则,以改进风险管理并提升效率。运营韧性的重点是建立并维持非财务类韧性的核心要素。甄别这些核心要素,需要通过战略视角来判断什么是对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而言最重要的。



第三部分  企业的投资去往何方

对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受访者而言,投资企业韧性的最大动机是获得竞争优势,而对于全球受访者而言,最大动机则是降低未来干扰事件造成的损失。

中国企业的三大未来投资去向是金融流动性、供应链和业务连续性管理,而全球企业则是网络韧性、危机管理和应急管理。

尽管网络安全并不是中国高管们眼中未来最主要的威胁,但在中国,它依然是未来投资建立韧性的首要任务之一。

图八   三大未来投资去向

鉴于当今世界局势持续动荡变革,我们惊讶地发现,有些中国企业并不打算在一些对于韧性至关重要的领域进行任何投资:12%的中国内地受访者不打算投资于监测威胁,8%不打算投资于危机管理;22%的中国香港受访者不打算投资于应急响应,14%不打算投资于劳动力韧性。投资不足不仅会成为干扰发生时的潜在威胁,也会让企业自身在日常运营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四部分   结语:如何打赢持久战

当今世界变化之快前所未有,中国商业领袖正为市场、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的风浪未雨绸缪。事实上,在这个日益复杂交织的环境中,危机无处不在。缺乏灵活度的传统管理企业韧性的方法不足以在风高浪急的环境中应对层出不穷的风险。中国企业必须适应频发的干扰事件,并不断调整应对方案,以建立韧性。

中国企业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来规划和完善其韧性计划,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及时应对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并对企业自身独特的风险状况形成全局观。

值得思考的问题贵公司如何预测未来的潜在风险?您的韧性计划是否考虑了意外的干扰事件?

2. 组建一支拥有合适技能的领导团队,并由管理层为企业韧性计划牵头。

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建立企业韧性,贵公司的高级管理层是否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为了在愈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开展业务,如何提升贵公司领导层的技能?

3. 识别并匹配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围绕这些业务整合韧性能力。

值得思考的问题:您如何识别贵公司的关键业务?贵公司的韧性能力是否与这些业务相关?

4.  制定一个跨部门的一体化企业韧性计划。

值得思考的问题:您的韧性计划是否与全公司的战略、价值观和投资重点保持一致?

5.  抓住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机遇,通过技术和定期测试为企业的韧性战略添翼。

值得思考的问题:贵公司是否制定了一个由数据驱动的企业级战略来增强韧性?为了制定全面的韧性计划,您需要哪些数据?您如何收集这些数据?

6.  不断审视、更新迭代并完善韧性计划,以驾驭复杂的外部环境,灵活地应对风险和危机。

值得思考的问题:您上一次重新审视您的韧性计划是什么时候?您如何确保您的韧性计划能够顾及新的发展态势?

7.  至关重要的不仅是制定一个韧性方案,还包括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并提高计划的有效性。

值得思考的问题:您如何衡量贵公司韧性计划的实施效果?您如何识别和应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 上一篇:新零售未来的改写——ESG可持续商机点燃新增长引擎
武汉麦可睿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咨询 资本 商学

服务电话:027-58905753
Email:13986099181@qq.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