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0 17:17:00 人次浏览
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外关系学会副会长。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1997)和清华大学“985百人计划”(2003)、“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6)。
198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主任,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等职。
张国刚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及史学理论的研究, 特别是在隋唐史、欧洲汉学史、中西文化交流史方面造诣颇深,成就斐然。曾先后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八五”青年项目“德语国家汉学史”、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项目“中西文明的碰撞”、天津市“九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教育部九五重大课题项目“中国家庭史”、国家社科基金“十五”重点项目“中西早期交往与欧洲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16-18世纪)、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中德文化交流史”等项目的研究。
主讲课程:
“国学概论”“国史概要”、“传统文化与领导素质”、“国学与商道”、“国学智慧与现代管理”、“贞观政要与唐太宗领导艺术”、“《资治通鉴》与领导处世智慧”、宗教与修心”“、“中国家族文化”等课程
专著:
1、《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4月;
2、《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
3、《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
4、《德国的汉学研究》,中华书局,1994年7月;
5、《中西文明的碰撞》,华夏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6、《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第一作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7、中国学术史(张国刚、乔治忠等著),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7月;
8、《佛学与隋唐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
9、《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0、《中西文化关系史》(张国刚、吴莉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11、《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一个历史的巡礼与反思》(张国刚,吴莉苇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12、《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13、《唐代藩镇研究》(增订版),张国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主编或参编著作
1、《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编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
2、《简明中国通史》(上)(编写隋唐五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3、《十僧道外传》(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4、《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编委并撰写10万字),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
5、《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主编并主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6、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
7、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4月;
8、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3卷,中华书局,2001年5月;
9、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4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
10、主编《中国家庭史》五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11、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5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
12、《家庭与社会》(清华史学译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13、《新近海外中国社会史论文选译》(余新忠、张国刚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Copyright @ www.mkrjt.com, 2014. 武汉麦可睿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汉阳区龙阳大道特8号壹加壹第1幢1单元7层6号 联系电话:027-58905753
技术支持:武汉漫路骐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